发布时间:2016-07-20
三重顶,在传统的技术分析里面,是很重要的一个头部形态。这里所说的传统技术分析,是指在K线技术从日本传到美国以前的时候。在美国市场没有K线的年代,美国的投资者们都是用的类似竹子一样的计价图形,其和K线的区别是,K线有实体而竹子线没有,现在我们某些行情软件里面,依然有这个“美国线”。根据美国线,我们可以发现双重顶,甚至是三重顶,在K线形态中,也适当地融入了传统技术分析价格形态的这种情况!
“三”是自然界和动物界以及人类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定数,人们经常挂在嘴上的有:新官上任三把火,猛虎三扑,无事不登三宝殿,三足鼎立,三缄其口,三顾茅庐,三思而行,过二不过三等等。在形态学中,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。
“三重顶”在《酒田战法》中的正名为“三山”,因为三重顶像三座大山似的,巍然不动。《酒田战法》中是这样描述的:“三山是形成大顶骨架之线形,行情一边大幅上扬,买入人气旺盛,一边却又在所谓的上升纠集的位置反复上下运动。形成三山的时间大约需要一个月以上,其中间突出的形状为‘三尊’(释迦、文殊、普贤三菩萨的意思)。‘三山’为最强的顶,结实。若是大顶的话,一年不会出现两次。”
三尊型为日本人的典型称谓,因为日本古时候笃信佛教,中间一尊即代表如来佛,左右则分别为普贤和文殊菩萨。
三重顶
形成三重顶行情的背景是,市场环境气候有利于做多,但控盘力量不是很强势,相反跟风盘的中小机构和散户却相对较强。当金价上升到相应高度后,获利盘大量涌出,大机构们无力支撑,只能顺其自然,于是金价开始回落,第一顶峰形成。
当金价调整到适当价位后,场外资金又不断涌入,因为人们还不太相信行情结束了,于是行情再度回升,继续冲高,所以第二个顶峰往往是最高的,并且可能出现背离。但很快行情又掉头向下了,因为没有强有力的主力支撑,各路资金都心怀鬼胎,各打各的小算盘,抛盘大量涌出,金价又开始下跌,再次进入调整阶段。
当金价回落至前一个谷底附近时,高抛低吸的,抢反弹的,被套自救的各路资金又开始活跃,纷纷介入。但市场已从狂热中逐渐趋于理性,“过二不过三”的古训约束着人们的行为,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大势已去,跟风盘日渐衰弱,获利盘拼命出逃,形成相对弱势的第三顶峰。
然后金价掉头向下,金价一旦跌破前两个谷底价位时,真正的反转开始,一轮上升行情宣告结束,金价将进入漫漫“归巢”之路,一年中都不会再次出现三重顶大行情。
在走势行情中,真正的三重顶很少见,绝大多数都是不完整的三重顶和虚假三重顶,所以投资者一定要严格加以区分。
1. 金价自底部起涨幅在50%以上,三重顶形成的时间跨度在一个月以上,不足一个月的貌似三重顶的K线组合不为三重顶。
2. 三重顶的顶峰与顶峰,及底谷与底谷的间隔距离和时间不必相等,同时三重顶的中间两个谷底不一定要在相同的价位形成。
3. 三重顶三个顶点的最高价不要求完全相等,其差值可以在3%以内,若相差太大,就不为三重顶。